个例报道
患者王润增 (男,61岁)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咳嗽、咳痰、咳大量白色粘痰,伴烧心、胸骨后烧灼样痛,无放射痛,平躺后加重,每天2-6次,每次持续5-40分钟不等,偶有恶心、呕吐,无憋喘,与季节无关,10年前出现咳大量白色粘痰,每天只能睡2-3个小时,胸骨后的不适感,一直影响着每天的生活质量。总觉得自己度日如年,平常喜欢遛弯,自从有了这个症状就再也没有这个心情了。在北京医院行胃镜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并给予口服“洛赛克1片2/日及吗叮林1片3/日”,症状无缓解。
后来看《走进科学》栏目,知道了我们北京第二炮兵总医院有一个胃食管反流病专科中心,就直奔我们医院来了,好像来到我们医院他的难受劲就一下子没了。因为我们当时看病的人特别多,当时的情况是,预约的都排在了3个月之后,我们没有说给谁开过先例,来了就做的。都是按次序来的,因为前面的病人也是这么等过来的。于2007年的6月13号终于排到他了, 24小时食道PH监测提示低-高位病理性反流,轻度。症状与酸反流相关。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
在临床中发现一些萎缩性胃炎患者还会得胃食管反流病,这样病例在临床上很多见。萎缩性胃炎分为A型(胃体胃炎)和B型(胃窦胃炎),其中A型因为胃体萎缩,分泌胃酸的壁细胞数减少而致胃酸明显减少,同时因存在免疫异常而出现恶性贫血。相反,B型胃炎因为多不影响胃体,故而对胃酸分泌影响不大,这些患者的胃酸分泌往往仅稍低于正常,并不是真正的缺酸;而是“酸的异位”。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病因是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下降或一过性松弛,使十二指肠和(或)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的,往往不伴有胃酸分泌的增多。在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高发病但绝大多数使B型胃炎,因而它与胃食管反流病同时存在便可以理解了。
查体: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触觉语颤一致,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X线:双肺尖陈旧性病灶。24小时食道PH监测示,PH≤4所占总检测时间的百分比为11.04%,PH≤4总次数88次,PH≤4持续5分钟以上的次数7,最长反流时间58.2分钟,DeMeester评分39。LES6.4mmHg,UES19.9mmHg,血气分析示PO2 86Hg,SO2% 97%,PCO2 43mmHg,HCO327.2%.
以咳痰、咳嗽和胸骨后疼痛后好转最为明显,射频治疗的当天晚上,就睡了一个舒舒服服的觉,胸骨后的烧灼样痛就消失了。治疗后三个月症状继续得到缓解,烧心的症状也消失,咳嗽、咳痰也明显减轻,不再每天都吐唾沫,能自己围着小区走一圈,跟朋友见了面也爱打招呼了,大家都觉得他跟变了一个人似的,每天精神抖擞。
在现在的医学领域中,护理工作人员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并不是很了解。从该患者的病史来看,他每天真能睡2-3个小时,这对一个老人来说,是算失眠的,长期的这种情况,老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已下降了70%以上。在我们医院的正确诊治下,老人的症状好了,不再难受了,生命质量也提高了。在我们随访的第12个月,老人的家属都非常高兴老人的现在状况,家人都健康快乐的生活着。
近年来,胸痛作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症状,已被临床重视。食管源性胸痛的特点包括:疼痛持续超过1小时,多出现在餐后,疼痛无放射,可伴有食管症状如胃灼热、泛酸、吞咽困难等,抗酸剂可以缓解。作为我们医护工作人员,我们应该对食管源性胸痛和心源性胸痛清楚的鉴别开,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对病人的正确诊治,防止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