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会议 > 同学会

相聚在2018——记上医61届医疗系同学在京聚会


借火箭军总医院东侧庆和楼开张的喜气,我们61届在京部分同学借一楼包厢欢聚一堂。一群八十高龄的老人,克服年老体弱,身体多病等种种困难赴宴,实属不易。李宜谋等都是由孩子专程送来的,朱立平腰腿有病,行走不便,戴着厚厚的围腰,由老伴陪同来了;吴月萍前几天脚伤,行动不便也来了;陈克铨、孙公铎像当年白求恩不远万里,从加拿大也来了;刘明慧长期被腰疾困扰也来了。为什么?就是因为同学间无法割舍的友谊和深情。大家坐在一起,像当年的小组会,你言我语,说不尽的话,道不完的情,回忆不尽半个世纪前在上医学生时代的往事,大家互相介绍退休后的幸福生活和养身之道以及下一步的养老打算,仔细询问和关心未到会同学的近况,充分体验同学间的眷恋,在这难得一聚的时间里,畅所欲言。



陈克铨同学谈了坚持两个信念,即坚持维护民族文化的底线,特别是思想道德底线;坚持上医文化底线,不为名、不为利,全心全意为人群服务。二班何祖根同学介绍了他近几年来为建立海南肿瘤医院病理科成为空中飞人,每周往来北京——海南,他发挥余热,尽心尽力,确保建成后的海口肿瘤医院成为国内一流的肿瘤医院,为海南人民服务。孙公铎同学介绍了这几年由北京校友会率先启动的“当代白求恩行动”近况和今后打算,他不辞辛苦往来加拿大、北京、贵州兴义、温州、郑州等地,组织中国和加拿大专家学术交流、医生培训、治病救人等。



我们这次活动也牵动了京外同学的关注,远在成都的金文泉同学是一位业余画家,通过几十年的坚持,画艺超群,他出于对上医、对上医老师的热爱,花费一年的时间,根据照片为上医当年16位一级教授画了油画,并作为上医成立90周年的礼物献给母校,这次他将这16位一级教授油画拍照的复制品送给我们到会的每位同学,我们十分感谢他。汪忠镐同学因故未能参加这次聚会,托本人向同学们致歉,并表达对聚会的祝贺。远在美国的张筠庭和徐行化夫妇关心我们的聚会,迫切要求聚会的照片和情况介绍,我已将一组照片发给他们以解他们想念之情。



十分感谢我们的小师妹,北京校友会执行秘书长刘青同学,她放弃休息时间,全程为我们拍照,摄影,将聚会的愉快镜头定格在画面上,作为永久留念,对此有兴趣的未到会同学,也将通过视频图片得以分享。刘青还代表北京校友会向每位到会同学赠送了故宫的布袋。整整的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大家余兴未尽,相约明年再见!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复旦大学北京校友会。本编辑部已经尽我们所能验证校友身份并对相关内容进行审核,校友会不对信息真实性以及引起的后果承担任何法律风险和责任;请各位校友在选择信息时仔细辨别。


汪院士生前故友 Ren Yuhong 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