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治疗500例感言
11月30日,胃食管反流病中心成功地完成了第500例射频治疗,创造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在当今这个社会,可能“500”已经是一个无关痛痒的数字;但对于我来说,它却有着非凡的意义:它代表着500次历练,500次洗礼,500次与时间和死神的争夺战。
在反流病中心建立初期,由于条件限制,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每一例治疗都是在手术室完成的。而且大部分病人的特点是病程长,症状重。尤其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病人,更是苦不堪言。
曾有一位司机师傅,是因“自发性气胸”住进二炮总医院的。他已被反复哮喘、呼吸困难整整困扰了20年,多次在呼吸科住院。这次是因突发憋气、严重喘息入院的。右肺已然破裂,全身皮下气肿,实行了胸腔闭式引流手术。也正是他的这次住院,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呼吸困难发作时出现喉气管紧憋的症状,被正在会诊的汪院士以敏锐的观察力注意到了。经过相关检查,被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通过射频治疗,他哮喘的症状消失了,恢复了正常工作。
还有一位70多岁的患者,30年前被诊断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10年前病情加重,不能活动、无法正常睡眠,每晚只能跪在床上,呈叩头的姿势休息。患者来院就诊时,已有明显的“三凹征”。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治疗,他的症状明显缓解了,每天可以像别人一样睡个正常的安稳觉了。而且,他的“三凹征”也几乎消失了。
……
这样的患者很多很多,甚至还有比他们病情重的:肺叶切除的、准备做肺移植的、多次并发喉痉挛抢救的、气管切开的等等。
面对这些患者,我们能做的就是为每一位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小心、谨慎、认真的做每一例治疗。然而,并不是每位患者都可以顺利经过这短短40分钟的治疗时间的,治疗本身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病情越重,其危险性自然也就越高,尤其是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不少病人会出现血氧下降,心率下降,血压异常,甚至发生“喉痉挛”。每当这时,我就会紧张得像怀里揣个兔子,心跳极快。眼看着病人各项生命体征滑向正常的另一端,对于我来说简直是一场精神的考验。因为我知道,此时自己的一个犹豫,一个迟疑都有可能给病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失去生命。
汪院士总说:“我们不能为现在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每做一例病人都要‘如履薄冰’”。是啊,我们不能被眼前的成绩所迷惑,要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把每一位病人都当作第一例来认真对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远,才能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痛苦,让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